2017年,我縣把加快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,以群眾滿意為最高目標,堅持為民情懷,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盼群眾之所盼,需群眾之所需,謀群眾之所謀,努力改善群眾文化生活條件,著力在文化設施建設和群眾文化生活兩方面求實效、下功夫,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,人民獲得感、幸福感明顯增強。
東阿信息港www.yflweb.com
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,改善群眾文化生活條件。大力實施基層文化陣地、農家書屋、電子閱覽室、道德講堂、文體廣場建設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,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條件顯著改善。按照國家一級館標準建設的圖書館免費為市民開放?h文化館新館正在室內裝修設施完備,近期將向市民開放。在全縣鄉鎮、街道、經濟開發區全部建成綜合文化站,507個村均建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,達標408個,達標率達到80.47%,縣、鄉(鎮)、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構架初步完善。
加大文化活動品質數量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每年制定《東阿縣年度文化活動安排計劃》,打造了縣、鄉鎮、村(社區)文藝演出大舞臺,舉辦廣場文藝演出、群眾文化藝術節、消夏藝術節、廣場舞大賽、朗誦比賽等為代表的群眾文化活動,實現全縣各鄉鎮村(社區)天天有活動、月月有演出。組織專業劇團下鄉演出,完成文化惠民演出355場,受益群眾50余萬人次,送電影下鄉6124余場,為全縣300個村級農家書屋配送圖書7萬余冊;東阿尼山書院深入基層開展國學講座系列活動25次;定期舉辦東阿雜技文化藝術節,東阿被中國文聯、中國雜協命名為中國雜技之鄉。同時,積極扶持縣文藝團體、鄉鎮莊戶劇團各類藝團體發展,積極開展文藝人才培訓,豐富活躍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
孝德先行打造文明東阿,文旅融合建設群眾精神家園。以文化為靈魂,結合美麗鄉村建設,統一規劃,粉刷文化墻,統一四德榜,開設道德大講堂,定期開展傳統文化講座,將孝德文化惠及千家萬戶,形成良好的家風、村風,推動全縣文明建設。同時,充分挖掘阿膠養生、黃河生態、梵唄養心、喜鵲吉祥、歷史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,規劃建設特色旅游景區景點,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,為全縣人民打造宜居樂土、精神家園。





